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校园快讯

四川省贸易学校教学工作 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来源:四川省贸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 发布时间:2017-03-31 点击次数:236 【字体:    

1.png

 

 

 

 

 

         二0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目    录

 

一、指导思想-----------------------------------------------------------1

二、目标任务-----------------------------------------------------------1

   (一)构建诊改工作机制----------------------------------------------2    

   (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2

   (三)构建立体数据系统----------------------------------------------2

   (四)提升专业建设能力----------------------------------------------2     

三、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诊改机制-----------------------------------------3

   (一)完善制度体系 -------------------------------------------------3       

   (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

   (三)建立诊诊改考核机制 -------------------------------------------6

四、组织实施-----------------------------------------------------------6

   (一)构建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6

      1.构建“一体两翼”诊改工作委员会---------------------------------6

      2.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 --------------------------------------------7

   (二)培养质量文化,树立诊改意识------------------------------------8

      1.组织诊改培训---------------------------------------------------8   

      2.培育质量文化 --------------------------------------------------8

   (三)完善发展规划,形成目标体系 -----------------------------------8

   (四)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标准体系 -----------------------------------9

      1.确定职能部门工作标准 ------------------------------------------9

      2.完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10     

      3.完善教师发展标准、学生成长标准---------------------------------11

   (五)聚焦质量生成,任务分层落实 -----------------------------------12   

   (六)优化数据平台,建设智能校园 -----------------------------------13   

      1.建设信息管理综合系统-------------------------------------------13    

      2.建立质量预警平台,实现多网融合对接-----------------------------13  

 五、工作进程----------------------------------------------------------14  

   (一)启动阶段------------------------------------------------------14

   (二)诊断阶段------------------------------------------------------14  

   (三)制度建设阶段--------------------------------------------------15

   (四)诊改阶段------------------------------------------------------15     

   (五)复核阶段------------------------------------------------------15

   (六)提升阶段------------------------------------------------------15  

 六、保障措施----------------------------------------------------------15

   (一)组织保障 -----------------------------------------------------15   

   (二)制度保障 -----------------------------------------------------15   

   (三)督促考核 -----------------------------------------------------16

   (四)经费保障 -----------------------------------------------------16

  附件目录:-----------------------------------------------------------17

    附件1:“一体两翼”诊改组织构架------------------------------------17

    附件2:质量管理委员会----------------------------------------------18

    附件3:数据采集及管理工作组 ---------------------------------------19

    附件4:四川省贸易学校“诊改”工作实施进度表------------------------20   

    附件5:四川省贸易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分工表--------------------21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  号)

雅安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雅市教办【2016】135号)等教学工作诊改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慎决策、快执行、看效果”的工作原则扎实开展诊改工作。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48号)等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为宗旨,坚持“发展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响应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切实履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内涵发展,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流程、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改机制和自主性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实现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定位的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改,保证实现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改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学校的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构建“ 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健全质管组织、规范工作流程、构建诊改体制、优化信息平台”四大任务,构建学校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质量上升模式,激发学校育人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动力。

(一)构建诊改工作机制

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对现状充分盘点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最近发展区”,明确工作目标,坚持“五自”(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原则,构建“一体两翼”诊改组织结构,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规范工作实施流程为纽带、以绩效考核为杠杆形成常态化诊改工作机制。

(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以推进诊改为基础,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保障,完善学校“四全一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信息化)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体系。

 (三)构建立体数据系统

升级数字化校园,构建连通校师生、内职能部门、学校、雅安市、四川省、教育部六级立体的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数据,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和完善预警功能,支撑学校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质量上升模式运行的顺畅。

   (四)提升专业建设能力

    诊改工作服务于学校以茶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实现学校服务四川省茶产业转型升级和供销系统综合改革的办学方向,使学校专业特色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建立专业调整机制,健全专业自主诊改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诊改机制

(一)完善制度体系

依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各部门任务与职能、员工目标与职责、工作标准与流程、绩效与考核,使学校日常工作模块化、制度化、流程化,围绕着“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质量管控制度及相关流程,建立数据采集与管理制度、质量分析诊改制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考核性诊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形成模块化的质量管控制度体系。汇总成《诊改制度汇编》《工作流程手册》,进一步夯实学校规范发展的基础,为教学诊改常态化提供制度保证。

                      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体系

序号

制度体系

部门

主要制度

1

决策指挥制度

质管处

信息处

数据采集与管控制度

质量分析诊改管控制度

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质量考核性诊断制度

办公室

人事处

规划性制度:学校章程、发展规划

岗位聘任制度

考勤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值班管理制度

2

质量生成制度

教务处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五部一体”学生学分评定制度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师资队伍培养制度

教材、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制度

教师培养制度

“五部一体”教师考核制度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教材征订制度

学生处

德育队伍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绩效考核办法

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教学部

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

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专业建设绩效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课程规范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招生处

就业处

招生管理规定

实习就业管理制度

3

资源建设制度

项目办

资产处

资产购置与招投标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4

支持服务制度

财务室

财务管理制度

信息处

数字化校园管理制度

保卫处

安全管理制度

工  会

教代会制度

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

5

监督控制制度

质管处

纪  委

工  会

诊改预警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完善学校内部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建立“五纵五横”网络化、联动式质量保证体系,分析现状、制定规划,形成目标任务—明确标准—设计路径—组织实施—平台监测—数据预警—改进—达成目标的8字螺旋式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从而产生持续改进的愿望和动力,常态化、周期性、动态化的自我诊改,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呈现递进式不断上升趋势。

 

学校“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横向

纵向

学校

专业

课程

教师

学生

决策指挥系统

 

章程制度

总规划、专项规划

部门岗位工作标准

绩效考核标准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开发标准

师资建设规划

教师发展标准

学生素质培养规划

学生发展标准

质量生成系统

 

培养体系

质量文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实施

教师的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资源建设系统

校企合作

资源开发

资产管理

基地建设

资源管理

教学条件

实训条件

资源使用

教学设施

工作设施

学习设施

生活设施

支持服务系统

产教政策

内控制度

数据平台

专业设置

教学运行

实习就业

教学研究

环境管理

教育教学条件

设施设备管理

文化营造

培训进修

社会服务

考核评聘

生活保障

安全保障

考核评价

过程控制

监督控制系统

预警发布

质量管控

专业诊改

课程诊改

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服务能力诊改

学习能力

学习风气

学业水平诊改

年度质量报告

学校质量报告

 

专业质量报告

 

课程质量报告

 

教师发展质量报告

 

学生发展质量报告

自我诊改报告

规划执行报告

专业规划执行报告

课程规划执行报告

师资规划执行报告

育人规划执行报告

    (三)建立诊改考核机制

建立校内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校各部门按年度编制质量分析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部门诊改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教师个人诊改结论与绩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挂钩;学生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量化管理、评先评优、实习就业挂钩。通过建立质量年报及诊改考核制度,使每一位师生都成为自我诊改者,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成为诊改工作的抓手。

四、组织实施

(一)构建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

1.构建“一体两翼”诊改工作委员会

教学诊改工作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由校长亲自指挥。学校构建“一体两翼”诊改组织:“一体”是诊改领导小组--质量处--职能部门—教职工--学生,“两翼”:一是考核二是监督。质量处负责质量分析、政策制定、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由校长直接领导。学前教育、财会、茶旅、农机汽修四个教学部作为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与教务处、学生处组成质量生成核心。资产、项目、信息等部门提供相应服务,纪委、工会负责诊改工作的检查督导,人事处、办公室负责诊改考核,定期向诊改领导小组汇报。

纵向系统

职能部门

职责

决策指挥

校长、质量处、办公室

政策制定、质量分析

质量生成

学前教育、财会、茶旅、农机汽修教学部

质量实施、控制主体

教务处、学生处(团委)、“9+3”办

资源建设

资产处、项目办、招生处、就业处

支撑与服务

支持服务

财务室、信息处、保卫处

支持与保障

监督控制

质量处、人事处、办公室、纪委、工会

考核、监督、控制

 

2. 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

从学校、教学部两个层级成立由管理中层及教学骨干组成的校本质量管理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聚焦学校管理与制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控制与成效等要素,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现状,研讨学校及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审核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师资标准、学生标准。逐步实现问题型诊改向发展性诊改推进,逐步形成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

            

                学校质量管理委员会构架及职责

机构

学校质量

管理委员会

教学部质量

管理工作组

各专业质量管理小组

学校质量

督查考核组

1.制定学校层面质量保证政策;

2.制定专业层面质量保证政策;

1.专业部质量管控;

2.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审核专业标准、审定课程标准;

4.保证专业建设实施质量;

5.主任是学校质保委委员;

6.撰写专业部质量总报告。

1.审核课程标准;

2.进行学生学业调查分析;

3.保证课程实施质量;

4.撰写专业(课程)质量分析报告。

1.制定学校工作质量年度督查计划;

2.实施工作质量督查与考核。

质管办(质量处)

1.制定质量保证规划;

2.实施目标任务分解;

3.建设考核性诊断制度;

4.进行考核性诊断;

5.执行质量监控。

(二)培养质量文化,树立诊改意识

1.组织诊改培训

认真研读教育部及四川省有关职业教育质量及教学工作诊改文件,掌握其精神实质,组织进行全员及分类培训、解读文件;编纂《诊改文件汇编》、《诊改制度汇编》、《工作流程手册》,多媒介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梳理教学诊改的工作重点、实施步骤,让每位教职工准确把握诊改工作的目标、任务、意义,明确诊改重点、要求、周期、路径,积极参与教学诊改工作。

2.培育质量文化

    引导教职工变被动评估为自我诊改。让诊改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效接轨,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自主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让诊改融入常规管理,成为自觉行为。通过建立制度、分解任务、明确标准、梳理流程,营造学校的质量文化,培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目标,提高育人质量。

(三)完善发展规划,形成目标体系

完善学校“十三五”规划,确立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总目标。育人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特色校园为抓手,创新办学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把学校建成“办学规模稳定,专业结构优化,教学活力增强,内控能力提升,质量保证到位,办学特色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以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依据,各职能部门、教学部制定专项建设规划,包括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学生素质培养、内部质量保证等,确定各项工作的发展目标,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做好责任分解,明确每一个责任主体在每个阶段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构建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体系,形成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链。

                      学校事业发展目标链

 

师资

队伍

校企合作

专业

建设

校园

文化

学生素质培养

质量监控与考核

高级职称比例;研究生学历;双师素质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专兼教师数量;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核心期刊论文、课题、专著、科技成果奖

以茶产业链打造专业群,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课程建设、建设成果

茶精髓培育校园文化

责任、能力、素养、创新。特色课程开发、特色德育教育、特色活动

学校质量文化,五纵五横一平台构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保证机制

 

(四)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标准体系

依据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及专项目标,对部门职责权限层层分解,编制职能处室、教学部的年度目标任务,形成部门目标责任状。对年度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工作任务,编制岗位任务书,明确目标任务标准,规定完成时限及责任人,人人有目标、事事有标准,依照标准逐层推进与落实。

1.确定职能部门工作标准

明确部门职责,对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梳理职能模块,编制责任权限,将职责具体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分配到各部门的相关岗位,编制岗位任务书,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标准制定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有时限等。

职能部门岗位工作一览表

部门名称

承担的系统职责

具体化的工作

岗位

工作标准






                      岗位任务书

岗位名称


责任人


直接上级


所管属下级


  岗位职责

工作任务

工作标准

完成时间

验收人

效果评价



















2.完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

以专业建设规划为指导,以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为依据,编制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进行定期修正,将修正后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落实为课程目标,确定各门课程学生学习达标标准,作为课程诊改的依据。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间关联表

专业部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落实的课程名

落实到某课程的目标










 

学生学习课程的达标标准

专业部名称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学生学习达标标准

课程1












3.完善教师发展标准、学生成长标准

落实“五部一体”教师考核和学生学分考核制度。

编制教师标准,师资培养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标准,规划合格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成长路径,制定课堂(教师)准入标准、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遴选标准。

依据学生素质培养规划,以培养学生实现“六自管理”(理自治—学习自觉—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立—精神自强)为目标。把茶文化精髓与 “636”-----六个特别(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三讲三尽(讲责任、讲诚信、讲感恩,尽忠心、尽孝心、尽爱心);六个会(会生存、会沟通、会学习、会技能、会合作、会创造)素质教育和“345”行为教育-----三告别(告别粗鲁,告别陋习,告别自私);四带(带礼仪进校园,带微笑给大家,带孝敬给长辈,带谦让给社会);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垃圾,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语言无脏话)融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牺牲自我,奉献他人、团队合作;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2.png

   (五)聚焦质量生成,任务分层落实

质量生成系统是育人质量的核心环节。按照“一事一主体、一人一条线,一抓一落实”的学校工作路径,对质量生成环节的诊改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年度路线图,形成具体而可执行的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年度建设任务,编制年度工作计划,逐个分析、解决、落实,任务完成与绩效考核挂钩。

各专业依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将执行路径及结果按学年进行总结反馈,形成专业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报告和专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同时利用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数据,将发展情况上传数据平台。各专业建设年度报告反映学校十三五规划体系的执行和实施情况,是学校进行专业调整、结构优化、培养目标修正的依据,也是编写学校规划年度执行报告的依据。学校质量管理委员会依据相关数据,对16个诊断要素逐项进行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分析,并将诊断结果反馈给教学部,提出改进措施、阐述改进效果,形成《自我诊改报告》,作为学校推动下一轮教学诊改的基础和上级主管部门了解学校办学质量的依据和参考。

(六)优化数据平台,建设智能校园

升级数字化校园,构建连通校内职能部门、学校、雅安市、四川省、教育部五级立体的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数据,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和完善预警功能。完善学校数据中心,满足网络运行需求;规划业务应用系统,支持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支持移动端办公及学习应用;搭建智能网络,实现过程数据采集,建立大数据应用,进行行为数据分析、数据关联分析,建立质量预警平台,实现与全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平台的融合对接。

1.建设信息管理综合系统

    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实现信息可视化、应用智能化、办公高效化。

2.建立质量预警平台,实现多网融合对接

     建设数据平台,指定专人管理,制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管理制度》,做好采集任务分解,实现状态业务数据年度采集、上传。发挥学校及各部门自我监控的核心作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管理能力,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学生成长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在日常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质量进行自我诊断的两级质量保证及预警制度。年度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业务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做出业务状态评价反馈,对业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预警,学校业务工作的大数据为启动下一轮教学诊改工作提供数字依据,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撰写年度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

实现校内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全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互通互联、共享共用,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 

  五、工作进程:

(一)启动阶段(2016.11--2017.2)

  1.建立组织机构:“一体两翼”诊改工作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

  2.开展全员及分层系统培训,组织深入学习诊改文件;

  3.制定诊改运行方案(初稿);

  4.完善学校“十三五”规划;

  5.编制《诊改文件汇编》。

(二)诊断阶段(2017.3--2017.7)

  1.盘点现状.各部门依照目标突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

    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2.质量文化建设;

  3.完善诊改运行方案。

(三)制度建设阶段(2017.8--2017.12)

  1.梳理完善诊改制度;

  2.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标准;

  3.完善内控机制。

(四)改进段(2018.1--2018.12)

  诊改责任部门根据目标,落实制度,规范流程进行改进。

(五)复核阶段(2019.2--2019.7)

  1.学校内部复核;

  2.开始新一轮教学诊改;

  3.迎接教育厅的抽样复核。

(六)提升阶段(2019.9--2019.12)总结提炼、完善提高。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诊改组织机构,成立诊改工作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专业质量管理工作组。

(二)制度保障

在学校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质量诊改制度体系,编制《诊改文件汇编》、《诊改制度汇编》、《工作流程手册》。制定《诊断考核制度》、《教学诊改问责制度》、《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管理制度》等,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周期性进行诊断,与绩效挂钩,并配合实施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认定为质量事故的,依照质量事故等级实施相应处理。

(三)监督考核

由学校纪委、工会实施“周通报、月总结”制度,将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过程考核,建立任务实施进度和工作成效公示制度,奖惩结合,督促各有关方面履行诊改责任,确保规划目标和各项指标得以具体落实。

    (四)经费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诊改制度及机制建设及运行工作,将教学诊改工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各类人员的培训交流、组织复核,用于改进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以确保教学诊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附件1:

                     “一体两翼”诊改组织构架

 

(一)组织结构名单:

        任:董福海(校长)

      副主任:彭兴仁(副校长)   鸣(副校长)  刘善良(副校长)

              李志洪(副校长)         

        员:党委成员、校办主任        孟令峰     

        党办主任                  张朝华           

        教务处处长                古克勇 

        茶旅教学部部长            刘登辉                

        财会教学部部长             

      农机教学部部长                    

      学前教学部部长            李永秀

      学生处处长                吴超杰    赵树逢

      9+3办主任                            

        招生办主任                李举成         

              就业处处长                                    

      人事处处长                      韩金佛            

        财务处处长                 

      信息处处长                                  

      资产处处长                张远安    周洪巨          

        培训处处长                张洪波    杨加祥

        项目办主任                何化柳

 

         诊改办公室: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

 

 

 

 

 

 

(二)组织结构运行图:

 

3.png

附件2:

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质量管理委员会

      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彭兴仁(副校长)

      副主任:            刘善良(工会负责人)

        员:   

             办公室主任                 孟令峰

             纪委副书记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          杨沐泽 

             教务处处长                 古克勇

             人事处处长                      韩金佛   

             信息处处长                     

 

(二)质量管理组:

      质量管理组长:李志洪(副校长)

      副组长:      古克勇(教务处处长)

        员: 

        茶旅教学部部长            刘登辉                

        财会教学部部长             

      农机教学部部长                    

      学前教学部部长            李永秀

 

附件3:

数据采集及管理工作组

 

         长: 彭兴仁(副校长)

       副组长: 李志洪(副校长)  

         员: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           杨沐泽

                信息处处长                      

       工作人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    戴雨岑      

                 信息处                 

       各处室信息采集员:

         校办                   马  磊    

           党办                   王自琴           

           教务处                 李明根

           茶旅教学部             陈小霞        

           财会教学部             李  苹   

         农机教学部             杨庆文         

         学前教学部             周  琴  

         学生处(团委、9+3办)  胡绍坤

           招生办                 罗  丹 

                 就业处                 廖  想

         人事处                 陈雪蓉

         财务处                 杨  婷

         资产处                 夏懋格  

           培训处                 田派生

           项目办主任             赵泽琴

附件4:

           四川省贸易学校诊改工作实施进度表

时  间

工作任务

责任部门

 

1、启动阶段

   2016年11月-2017年2月

1、宣传动员,全员学习文件、分层培训

质量处、各处室

2、组建诊改工作组织机构

校领导班子、质量处

3、商讨、制定诊改运行方案(初稿)

校领导班子、质管处

4、完善学校章程、编制学校“十三五”规划

办公室

5、编制《诊改文件汇编》

人事处

6、完成2016-2017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发布工作

质量处、各处室

2、诊断阶段

    2017年3月-2017年7月

 

 

7、责任部门、牵头部门培训

质量处

8、总体梳理、诊断自查、制定措施 

各处室

9、 编制学校诊改工作实施进度表

校领导班子、质量处

10、编制“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分工表

质量处

11、完善诊改运行方案

质量处

3、制度建设阶段

2017年8月-2017年12月

 

12、完善制度、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及管理制度

各处室

13、建立标准:岗位工作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学生成才标准

各处室

14、完善内控机制,启动运行质量制度体系

各处室

15、完成   2017-2018 学年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各处室

4、改进阶段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6、阶段性总结各项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制定阶段性计划

各处室

17、对照主要诊断点进行持续诊改

各处室

18、完成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建设

质量处、信息处

19、撰写年度诊改报告

各处室

5、复核阶段

2019年1月-2019年7月

20、完善、运行质量制度体系

各处室

21、对照主要诊断点进行持续诊改,持续督查评估体系运行过程状态

各处室

22、开展校内复核、迎接省级复核

各处室

23、完成省厅诊断抽样复核和现场复核

校领导班子、各处室

      6、提升阶段

2019年9-2019年12月

 

24、总结提炼、完善提高

各处室

25、持续运行质量制度体系,持续督查评估体系运行过程状态

各处室

26、完成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自我诊改报告》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各处室

 

附件5:   四川省贸易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分工表

诊断

项目

诊断

要素

主要诊断点

 

分管

领导

 

牵头部门

 

责任

部门

责任人

联络员

1.

办学

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1.1.在校生总数

李志洪

 

教务处

 

学生处

 吴超杰、赵树逢

胡绍坤

1.1.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教务处

古克勇、程闵

李明跟、廖想

1.1.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招生办

李举成

罗丹

1.1.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教务处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1.1.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古克勇

廖想、

李明根

1.1.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培训处

张洪波、

杨加祥、古克勇

田派生、

李明根

1.2

人才培养目标

1.2.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郑鸣

就业处

学生处

吴超杰

胡绍坤

1.2.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1.2.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1.2.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1.2.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1.3

素质

教育

1.3.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李志洪

 

学生处

 

学生处

吴超杰、赵树逢

胡绍坤

1.3.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1.3.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学生处

吴超杰、赵树逢

胡绍坤

1.3.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1.3.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学生处

吴超杰、赵树逢

胡绍坤

1.3.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1.3.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学生处

吴超杰、赵树逢

胡绍坤

1.3.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学生处

吴超杰、童玲

胡绍坤

 

 

 

 

 

 

 

 

 

 

2.

教学

工作

状态

 

2.1

专业建设状态

2.1.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李志洪

 

就业处

教务处

招生办

 

李举成

罗丹

2.1.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学生处

吴超杰

胡绍坤

2.1.3.各专业录取数

招生办

李举成

罗丹

2.1.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2.1.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

课程建设状态

2.2.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2.6.规划教材使用比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2.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2.3.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3.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3.3.同行评教覆盖面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3.4.学生评教覆盖面

教务处质量差

古克勇、王映

李明根、戴雨辰

2.3.5.社会评教覆盖面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3.6.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断的课程比例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3.7.实践项目开出率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2.3.8.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党办

  张朝华

王自琴

2.3.9.教学事故数量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2.3.10.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周;缺课学生人次/100·周)及走向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

师资

队伍

建设

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1.1.师资队伍数量

 

 

 

 

 

 

 

 

 

 

 

 

 

 

 

李志洪刘善良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人事处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

李永秀、高丽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陈雪蓉

3.1.2.师资队伍结构

教务处教学部人事处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

李永秀、高丽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陈雪蓉

3.1.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6.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7.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1.10. 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2.1.师资队伍数量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2.师资队伍结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3.专业带头人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4.教师培训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3.2.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4.

资源

建设

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4.1.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刘善良

 

孟令峰

资产处

财务处

资产处项目办

张远安、周洪巨

何化柳、周琳

夏懋格

赵泽琴

4.1.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资产处

项目办

张远安、周洪巨何化柳、周琳

夏懋格

赵泽琴

4.1.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4.1.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财务处

朱萸

杨婷

4.1.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财务处

 

    朱萸

 

杨婷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4.2.1.纸质图书总量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4.2.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4.2.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教务处

古克勇

李明根

4.2.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信息处

 

信息处

     王毅

覃麟

4.2.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信息处

王毅

覃麟

 

 

5.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5.1

校企合作状态

5.1.1.专业覆盖面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李苹、周琴

5.1.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就业处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程闵、杨李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李苹、周琴、廖想

5.1.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郑鸣

 

就业处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5.1.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5.1.5.企业捐赠数量

教务处教学部就业处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程闵、杨李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李苹、周琴、廖想

5.1.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李志洪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5.1.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5.1.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2.1.学校章程

孟令峰

 

校办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5.2.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5.2.3.学校规章制度

人事处

高莉、韩金佛

陈雪蓉

5.2.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5.2.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学生处保卫处

吴超杰、赵树逢、郑永达

胡绍坤、陈伟

5.2.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5.2.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教务处学生处

 

古克勇、

吴超杰、赵树逢

 

李明根、胡绍坤

5.3

质量监控状态

5.3.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彭兴仁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处

 

 

 

 

王映、杨沐泽

 

 

 

 

戴雨岑

 

5.3.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5.3.3.年度质量报告

5.3.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3.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5.3.6.评教覆盖面

古克勇

李明根

6.

需求

方反

 

 

6.1

学生

反馈

6.1.1.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李志洪

学生处

学生处

 吴超杰、

赵树逢

胡绍坤

6.1.2.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郑鸣

就业处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6.2

用人方反馈

6.2.1.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郑鸣

 

就业处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6.2.2.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6.2.3.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6.2.4.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招生办

李举成

罗丹

6.2.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就业处

程闵、杨李

廖想

6.3

其他

 

6.3.1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孟令峰

 

校办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6.3.2.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校职业能力鉴定结果

培训处

培训处

 张洪波、

杨加祥

田派生

6.3.3.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评审结果

校办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6.3.4.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教务处

教务处教学部

古克勇、郑军、刘登辉、唐芳、李永秀

李明根、杨庆文、陈小霞、

李苹、周琴

6.3.5.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况

校办

校办

孟令峰

马磊

 

 

 

 


上一页:农业机械系开展2018学年教学实训下一页:传承艰苦奋斗的“南区精神”,弘扬新时期供销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