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代码:66006
0835-3223778(招生热线)
0835-3221298(学校办公)
关闭
我校成功承办“蒙顶山杯”首届中国(四川)长嘴铜壶舞林大会 学子斩获全国冠军
时间:
2025-11-06
浏览量:
142
来源:
培训中心
作者:
张洪波
字号:
分享:


我校成功承办“蒙顶山杯”首届中国(四川)长嘴铜壶舞林大会    学子斩获全国冠军

1.jpg

非遗盛宴绽放蒙顶,校企联动谱写传承新篇

10月31日,“蒙顶山杯”首届中国(四川)长嘴铜壶舞林大会决赛在蒙顶山茶文化圣山拉开帷幕。作为本次全国性非遗赛事的承办单位之一,学校深度参与赛事组织、专业评审与人才培养全流程,不仅为大赛提供了坚实的教学与组织保障,所培养的学子更在全国30组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冠军殊荣,彰显了学校在非遗茶技传承领域的硬核实力。

3.jpg

全链条深度参与,彰显组织与专业担当

作为赛事核心承办方,学校在大赛筹备与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长彭兴仁亲自担任大赛监督委员,并代表组委会进行赛事公正性宣誓,以严谨态度保障赛事“公开、公平、公正”;学校教师何化柳受邀担任专业评委,从技艺难度、文化表现力等维度为选手打分,其专业素养获业界认可;学校教师张洪波与郑思义分别出任赛务组长与计分员,全程统筹赛事流程与成绩统计,确保决赛高效有序进行。

“从赛事策划到现场执行,学校团队以‘非遗传承者’的责任感全程投入。”彭兴仁校长表示,承办此次全国性赛事既是对学校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推动长嘴铜壶技艺“活态传承”的重要实践。

深耕教学育英才,7名学子赛场展风采

依托长期深耕长嘴铜壶技艺教学的积淀,四川省贸易学校此次共选派7名在校及毕业生选手参赛,涵盖个人与团队项目。其中,由周梦菲、闵鹏飞组成的团队凭借“龙行十八式”的刚劲与“凤凰三点头”的细腻,将武术与茶道完美融合,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大赛冠军,其表演被誉为“刚柔并济的非遗美学典范”。

据介绍,学校自开设长嘴铜壶技艺课程以来,已培养超百名专业茶技人才,此次参赛选手均为校“非遗传承实验班”核心成员。“课堂上练功底,赛场上见真章。”指导教师何化柳表示,学校通过“以赛促教、以演促学”模式,让非遗技艺从课本走向实践,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jpg

首创联席机制,彭兴仁校长“意见远大”引行业共鸣

在大会“以赛促传”的核心环节中,四川省贸易学校更以行业引领者姿态,作为全国长嘴铜壶联席制的发起单位之一,校长彭兴仁代表学校率先签名,成为该机制首个签约代表。此举旨在打破门派壁垒,联合全国茶技传承者、院校及企业共建技艺标准、共享教学资源、共育新生代传承人。

彭兴仁校长在发起倡议时提出:“长嘴铜壶的传承不应是‘孤岛式’的坚守,而需以联席制为纽带,让‘龙行十八式’‘凤凰三点头’等技艺从蒙顶山走向全国课堂,从非遗展台走进生活场景。”其“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协同生态”的理念被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忠评价为“意见远大,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时代活力”,现场十余省市代表纷纷响应签名,标志着长嘴铜壶技艺从“分散传承”迈向“系统发展”的新阶段。

以赛促传启新程,打造茶文化传承高地

本次大赛是国内首个聚焦长嘴铜壶技艺的全国性赛事,吸引了全国10余省市87支队伍参赛,旨在推动非遗茶技与千年茶祖文化深度交融。学校不仅通过承办赛事搭建了行业交流平台,更以“首个联席制发起单位”的担当,为非遗技艺的标准化、年轻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非遗+教育+产业’模式,联合联席制成员单位开发课程体系、培养师资队伍,让长嘴铜壶技艺真正‘活’在当代。”彭兴仁校长表示。


上一条:我校推动藏茶制作标准化建设 首期培训认证72名技能人才 2025-11-06 下一条:以技承韵 以证赋能 2025-11-05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